香港两家最高级别的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宣布,他们打算采用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制定的加密货币场外衍生品报告要求。
9月2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在研究了2024年3月的一份咨询文件的回应后,分享了一项计划,将其场外交易报告要求提升至全球标准。
根据香港利益相关者和投资者的意见,加密货币场外衍生品投资不能归入现有的传统五大资产类别--利率、外汇、信贷、商品和股票。
一些香港利益相关者建议使用数字代币标识符(DTI),"以明确识别场外衍生品的加密资产底层"。
金管局和证监会在回应时指出,欧洲证券管理局在2023年10月的报告中实施了DTI。DTI目前是全欧洲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的核心参考点。
香港监管机构以报告交易中需要唯一产品标识符(UPI)为由,透露了在不久的将来在其管辖范围内复制该授权的计划:
"鉴于数字令牌标识符已被纳入数据字段 "Underlier ID (OTHER)",作为即将发布的 CDE 技术指南第 4 版咨询中的一个允许值,我们将在报告要求中适应数字令牌标识符的使用"。
不过,当局将继续关注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授权结果,并在认为有必要时采用类似制度。
香港当局建议在 2025 年 9 月 29 日前实施新的报告要求。
相关内容 香港为金融业推出人工智能生成沙盒
最近,香港在开发内部央行数字货币(CBDC)--数字港币(e-HKD)方面迈出了新的里程碑。
9月23日,金管局宣布启动第二阶段的电子港币试点研究--"电子港币+计划"。
资料来源 来源:金管局
e-HKD+ 计划将重点关注三个主题:代币化资产结算、可编程性和离线支付。新阶段将有自己的沙盒,持续一年左右。
杂志: 世界币再次被罚!加密货币商店店员携带 50 万美元现金逃跑:亚洲快报
© 2025 DeF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