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指导全国脑机接口(BCI)的开发,希望成为全球脑芯片技术的领导者。

据报道,该委员会将制定全国性的开发标准,以便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 Neuralink 等西方技术公司竞争。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BCI)一词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BCI 指的是任何能将大脑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解释的语言的设备。

在过去的 50 年里,科学家和工程师利用 BCI 研究人脑,并开发出治疗各种神经疾病的方法。在实验中,BCI 在治疗癫痫等疾病或改善锁闭综合症或瘫痪等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前景。

最近,随着亿万富翁大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于2016年创立Neuralink公司并承诺将该技术推向大众,BCI成为了头条新闻。

Neuralink 的 BCI 技术需要通过侵入性手术将设备植入用户的头骨内。据Cointelegraph报道,2024年1月28日,一个Neuralink设备被成功植入人脑。

中国的野心

据报道,中国不仅希望在生物识别(BCI)的开发方面成为全球领先者,还希望将其用于增强认知能力的目的。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有待观察,但《连线》(Wired)的一篇报道称,中国的一项实验 "具有争议性",因为它声称类似于马斯克的 Neuralink 的设备可以实现 "增强认知"。

根据《连线》的报道

"在北京的一个科技论坛上......一家中国公司发布了一款'国产'脑机接口,让猴子似乎只需思考就能控制机械臂。"

在西方,Neuralink 公司最近出于医疗考虑,推迟了在第二名患者大脑中植入设备的预定手术。

与此同时,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 Meta 公司正在研发一种非侵入式 BCI,它将依靠可穿戴技术把神经冲动转化为语言,用于操作全息显示设备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