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 GitHub、OpenAI 和微软涉嫌未经授权使用知识产权(IP)来训练 "GitHub Copilot "人工智能(AI)编码软件的数十亿美元集体诉讼,负责该案的法官已部分驳回了对被告的索赔要求。
这标志着大型科技公司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的胜利,该行业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相关诉讼。
无名氏诉 OpenAI/GitHub/微软案
该诉讼的原告声称,OpenAI "搜刮 "了 GitHub,并在未经许可、补偿或归功的情况下使用了人类创建的代码片段来训练 GitHub Copilot。根据该诉讼,Copilot 逐行复制了人类生成的代码,因此,投诉人显然是在寻求 10 亿美元的赔偿。
该案中有五名匿名投诉人,表面上代表集体起诉,在目前公开的法庭文件中,他们都被称为 "无名氏"。
根据 Bloomberg Law 和 Law360 的报道,加州北区法官 Jon S. Tigar 驳回了根据《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提出的集体索赔。根据 Bloomberg Law 的说法,这是因为索赔人 "未能证明他们的代码被相同复制"。
蒂加法官似乎是在 6 月 24 日提出驳回的。相关文件显示,当时公众查阅该文件的文本受到了限制--这可能是由于之前编辑过的姓名被曝光所致。显然,该文件已于 7 月 5 日星期五解封。
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该诉讼最初于 2022 年提起。当时,分析师和学者们普遍认为,此案将对科技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例如,The Verge 的詹姆斯-文森特(James Vincent)就写道:"这起诉讼可能会对更广阔的人工智能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在同一篇文章中,文森特引用了据称是这起诉讼背后的一对程序员的观点,他们当时认为 "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的纳普斯特时代","让微软在不注明出处的情况下使用其他人的代码可能会扼杀开源运动"。
时间快进到 2024 年 7 月,这些说法似乎在很大程度上被否定了。这对微软、OpenAI 和 GitHub 意味着什么尚不清楚,但可能会导致这些公司在人工智能生成代码领域的努力受到阻碍。
微软和 OpenAI 面临着多起相关诉讼,其中包括《纽约时报》提出的一起与本案相似的诉讼。与编码诉讼背后的程序员一样,《纽约时报》指控 OpenAI 利用其知识产权训练模型,而这些模型有时会产生包含相同信息的输出结果。
至于最近有利于 OpenAI、微软和 GitHub 的裁决是否会对该案和/或其他相关案件产生影响,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