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区块链构建者来说,宣布价值 75 亿美元的代币合并将 fetch.ai (FET)、AGIX 和 Ocean Protocol (OCEAN) 社区合并为人工超级智能联盟 (ASI),是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之间相互关联性增强的标志。

一些人称赞这次合并是减少摩擦、提高协同效应的里程碑,但也有人对中心化的危险提出了警告。Cointelegraph 采访过的一位专家、Web3 AI 基础层 Kip Protocol 的首席执行官 Julian Peh 警告说,就在过去两年里,我们已经看到 AI 领域形成了明显的 "垄断"。

"像 OpenAI 这样的少数几家公司在我们所有的集体数据和知识上训练他们的巨型模型,还完全掌握了监管流程,"Peh 继续说道:"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目前都是一场知识大抢劫的受害者,未来将沦为人工智能的单纯消费者,没有经济参与权。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因为上述巨型模型首先是根据我们的数据训练出来的。"

"如果我们要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拥有话语权,每个人都需要拿回自己的所有权。"裴还解释说,他最初创办 Kip 是为了给区块链开发者构建去中心化人工智能(deAI)基础设施工具:

"要想为用户打造一款人工智能产品,你需要将人工智能模型与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联系起来,比如将终端用户的指令传输给模型的聊天机器人。根据产品的性质,还可以将外部数据集集成到设置中。因此,这是一个与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相连接的人工智能模型,并通过数据集进行增强。

对于 Peh 和他在 Kip 公司的员工来说,一个公平竞争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意味着模型、应用程序和数据集往往不是由相同的人或实体拥有和开发的。不过,应该有一个平台,让每个开发者都能共享数据并组装自己的组件。

CT: KIP 协议中有哪些机制可以促进应用程序开发者、模型训练者和数据生产者之间自动分享收入?

Julian Peh (JP): 每当人工智能开发者想要在链上部署人工智能资产(无论是模型、应用程序还是数据集)时,他们都会在部署过程中设定每次查询的价格,并记录在令牌元数据中。每当用户想要与某个应用程序以及(通过该应用程序)与之相连的模型和/或数据集进行交互时,他们都要支付三者的总查询价格。因此,如果应用程序每次查询收取 0.1 KIP 代币,模型每次查询收取 0.2 KIP,数据集每次查询收取 0.3 KIP,则用户每次查询支付的总价格为 0.6 KIP。然后,KIP 协议合约会自动与每个贡献者分享这一价格。

JP: 这种方法既能让每个人自行定价,又能让市场力量自由发挥。因此,举例来说,如果你对访问你的数据集收取每次查询 10 KIP 的费用,只要你的数据是真正稀有和高质量的,你就可能找到客户。但是,如果有人以 5 KIP 的价格提供了更好的数据集,那么如果你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调整价格。

同样,人工超级智能联盟(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lliance)主席、Fetch.ai 首席执行官胡马云-谢赫(Humayun Sheikh)在给 Cointelegraph 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价值 75 亿美元的协议也已经做好了收入准备。"短期内,我们预计在启动代理网络部署时会产生收入。短期内,我们将专注于部署众多商业产品,为人工智能应用注入活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