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委员会于 7 月 2 日至 3 日召开会议,就包括披露银行加密货币风险敞口在内的问题做出了政策决定。巴塞尔委员会的决定是 2019 年开始的巴塞尔协议 III 改革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监管、监督和风险管理提高欧盟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银行加密货币资产披露框架于 2022 年 12 月提出,并于 2023 年 5 月开始征求意见。该框架包括对原始提案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修订,以及对稳定币持有量审慎标准的修订。
漫长而曲折的监管之路
披露旨在提高透明度,鼓励市场纪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声明,更新后的标准将于7月晚些时候公布。
该委员会对银行加密货币风险敞口的审议可追溯到 2019 年。2021 年,委员会建议将加密货币列入高风险的第二组资产。加密货币的风险权重为 1250%,要求银行拥有与其加密货币风险敞口价值相等的资本。第二类资产的持有量被限制在第一类资产持有量的 1%以下。
稳定币被指定为新的 1b 类,对银行持有量的要求不超过第 1 组。
12 月,委员会建议为银行储备资产引入最高期限限制,并对稳定币持有进行超额抵押,以抵消潜在的脱钩风险。
巴塞尔协议、MiCA 加起来有很多限制
此外,委员会还讨论了银行发行稳定币的审慎影响。委员会得出结论:"巴塞尔框架已大致涵盖了这些风险",但委员会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

除了新的巴塞尔标准,稳定币发行商还必须满足新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规定。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由国际清算银行主持和支持,但其管理和议程由 10 国集团的中央银行指导。对现行《巴塞尔协议 III》标准的修改将从 2025 年 1 月 1 日推迟到 2026 年 1 月 1 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