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今天,也就是 2023 年 7 月 24 日,世界币(Worldcoin)带着一个仿佛直接从科幻小说中摘录的愿景登上了全球舞台。

该项目由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共同创立,旨在通过使用未来主义的 "球体 "式设备扫描人们的虹膜,创建一个通用的数字身份和金融网络,同时推出世界币(WLD)(该平台的原生数字代币)和一个 "全球公认 "的数字身份证。

该项目的核心前提是利用个人的生物识别数据创建一个全球身份系统,这一前提既创新又有分歧。

世界币声称可以提供多种使用案例,从区分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到提供全民基本收入(UBI)分配平台。

资料来源:Worldcoin世界币

不出所料,Worldcoin 最初受到的反响截然不同。一方面,该项目雄心勃勃的目标和高调的支持吸引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推出短短四个月内就吸引了 240 多万用户。

然而,在这种热情的背后,隐私权倡导者和监管机构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和担忧。如此大规模地收集生物识别数据立即引起了人们对其潜在滥用和其他相关数据安全风险的警惕。

数字说话

尽管存在上述担忧,但世界比特币仍在快速发展。在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World App(Worldcoin 的本地钱包)已经积累了 1000 万用户。

该应用程序的覆盖范围遍及 160 多个国家,日活跃用户达 200 万,处理的交易超过 7000 万笔--World App 已跻身当今世界顶级自保管钱包之列。

此外,该平台近几个月来似乎一直保持着平均每秒处理 7.1 笔交易的参与水平。这很可能是因为 World App 有助于简化日常的加密货币互动,尤其侧重于世界币和以太坊的基本功能。

用户可以使用 World ID 验证身份,执行全球交易,参与加密代币交换,并在许多领域访问 Worldcoin Grants。

伦敦某活动中的世界币球体。来源:Cointelegraph来源:Cointelegraph

虽然确切数字可能难以核实,但有报道称,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世界币在 18 个国家部署了约 119 个球体。2024 年 7 月,该项目提出了在全球建立 1500 个 Orbs 的倡议。

世界币在全球继续面临监管阻力

就在世界币庆祝其发展的同时,该项目在最近几个月里却发现自己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中,这引起了全球隐私监管机构和监管者的关注和担忧。

香港最近要求世界币停止运营的指令凸显了这些担忧的严重性。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向 Worldcoin 基金会发出执行通知,指出隐私和个人资料存在风险。

监管机构特别指出,扫描和收集虹膜和面部图像是 "不必要和过度的"。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因为世界币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面临类似的监管挑战。

例如,3 月初,西班牙成为第一个禁止世界币生物识别数据收集做法的国家。葡萄牙和肯尼亚紧随其后,也停止了该项目的运营。

同样,印度和韩国也对 Worldcoin 的数据行为展开了调查,而德国则开始调查该公司是否遵守了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去中心化身份解决方案的未来

尽管普遍存在监管问题,但去中心化身份(DiD)解决方案的潜力仍然很大。事实上,据估计,2022 年全球去中心化身份市场价值为 6.478 亿美元,预计在 2023 年至 2030 年期间将以 90.3% 的惊人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因此,当世界比特币进入第二个年头时,它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继续增长,又要解决监管机构和隐私权倡导者提出的合理关切。

未来几个月对该项目至关重要。它能否克服监管障碍、提高透明度和保持用户信任,将决定它能否接近实现创建一个真正全球化、去中心化身份系统的愿景。

此外,随着全球各地的人们继续努力应对人工智能的影响以及对强大的去中心化身份识别系统的需求,世界币的发展无疑将成为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和隐私权倡导者在未来几个月内讨论的主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