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金融监督机构--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发布指导方针,明确了不可兑换代币(NFT)何时可被视为虚拟资产。

6 月 10 日,当地媒体 News1 报道称,如果 NFT 不具备区别于虚拟资产的特征,FSC 将对其进行与加密货币类似的监管。

根据监管机构的说法,大规模生产、可分割且可用作支付的 NFT 将被视为虚拟资产。

可用于支付的批量生产的 NFT

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 NFT 将被区别对待。这适用于票务中使用的 NFT 或数字证书 NFT。在这些情况下,它们被归类为一般 NFT。

金融服务委员会的金融创新规划负责人 Jeon Yo-seop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量的 NFT 收款极有可能被用作支付。

该官员强调,如果一次发行 100 万张 NFT,将会有大量交易。在这种情况下,该官员认为可以将 NFT 用作付款方式。

尽管如此,金融服务委员会指出,它将通过个案审查来区分收款。这意味着在将 NFTs 解释为加密货币方面没有绝对的标准。

此外,新指南还建议,如果 NFTs 具有该国《资本市场法》中规定的特征,则可被视为证券。

虚拟资产 NFT 可以获得利息

为准备在 2024 年 7 月实施虚拟资产新规则,韩国监管机构发布了各种指南,以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该国的法律。

2023 年,FSC 提到,到 7 月,虚拟资产将资金存入加密货币交易所时必须获得利息。不过,监管机构澄清说,该法律不包括常规的 NFT 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

虽然常规 NFT 和 CBDCs 被排除在外,但该规则也有例外。金融服务委员会的最新更新重申了其去年的声明,即被归类为虚拟资产的 NFT 一旦存入交易所就可以获得利息。

这意味着用作支付且大量发行的 NFT 有资格获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