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公布了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过 5000 亿美元的计划,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内投资。
周一宣布的这一大规模承诺包括在休斯敦新建一座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工厂,将公司的美国先进制造基金增加一倍,达到 100 亿美元,并新聘约 2 万名员工,主要从事研发工作。
"作为一家值得骄傲的美国公司,我们很高兴能继续在美国进行重大投资,"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其官方 X 账户中表示。"今天,我们宣布了一项 5000 亿美元的承诺,以支持美国的创新、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就业岗位的创造。"
苹果公司的这一宣布发生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之中。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10%的关税,并威胁要专门针对芯片征收 25% 的关税,这可能会对苹果公司的业务造成影响。通过这一大规模宣布,苹果公司可能正在努力使自己免受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因为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其供应链和产品成本。乔布斯于 2 月 20 日在白宫会见了特朗普,他是一直在努力培养与总统关系的几位主要科技领袖之一。
白宫迅速发布了这一消息,称这是美国的胜利:
根据一份官方新闻稿,计划在休斯顿建立的占地 25 万平方英尺的服务器制造工厂将生产为苹果公司的个人人工智能系统 Apple Intelligence 提供动力的硬件。苹果公司表示,这些服务器以前都是在美国以外生产的。
苹果还承诺将美国先进制造基金增加一倍,计划在密歇根州、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爱荷华州、俄勒冈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华盛顿州进行扩张。
该公司对美国人工智能服务器生产的关注也是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进行的,因为全球的竞争对手都在对人工智能进行大规模投资。
尽管 DeepSeek 发布后出现了短暂的恐慌期,但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多数大公司都已宣布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微软已经是 "星际之门计划 "的重要合作伙伴,该计划耗资 5000 亿美元,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发展;谷歌在上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了 75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预算,旨在维持其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业务;Meta 计划斥资 650 亿美元,以促进其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
在亚洲,竞争也日趋白热化,阿里巴巴计划在 2028 年前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 530 亿美元,华为也在开发硬件和软件,以挑战英伟达在芯片行业和用于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的 CUDA 技术方面的垄断地位。
这一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引起了金融和行业分析师的强烈质疑,他们对苹果承诺的规模和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投资管理公司 Kynikos Associates 的创始人詹姆斯-卡诺斯(James Canos)怀疑,相对于苹果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这项投资是否可行。"他在推特上写道:"苹果公司目前的资本基础不到 1600 亿美元。"任何关于 5000 亿美元资本部署的严肃讨论都有点......不现实。
还有人强调,如果按通胀率调整,这一宣布实际上可能意味着支出的减少。例如,高科技研究和咨询公司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穆尔海德(Patrick Moorhead)就批评了苹果公司的数字框架。
"苹果公司认为我们都是傻瓜。2021 年 4 月:苹果承诺在 5 年内投入 4,300 亿美元。2025 年 2 月:苹果承诺在 5 年内投入 5000 亿美元,"Moorhead 在一条现已删除的推文中写道。
"假设 21 年到 25 年的通货膨胀率约为 18.8%,那么实际支出将减少近 110 亿美元。苹果公司只是在用他们沟通基准的方式玩弄快刀斩乱麻的把戏。$AAPL,"他写道。
然而,其他人似乎觉得这一宣布只不过是政治操纵而已。
"我不禁认为,苹果正在抢先应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可能征收的关税。(蒂姆-库克)成功地驾驭了许多政府。现在,这就是苹果的智慧。莫海德在另一条推文中写道:"我们将拭目以待政府是否买账。
创造就业的说法也引起了金融分析师的关注。经济自由网站(economicliberties.us)的金融分析师兼研究员马特-斯托勒(Matt Stoller)对苹果公司预测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提出了质疑。"苹果公司宣布将在美国投资 5000 亿美元,创造 2 万个就业岗位。每个工作岗位就是 2500 万美元。我闻到了胡说八道的味道!"斯托勒说。
据传,苹果公司还准备首次推出采用最新 M4 芯片的新款 MacBook Air。预计下个月,这些笔记本电脑将有可能展示出更高的性能和效率,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方面。预计 M4 芯片将增强机器学习能力,以支持整个 macOS 系统的苹果智能功能。
新机型将采用传统的 14 英寸和 15 英寸尺寸,如果采用 M4 芯片的预期属实,那么它们将为人工智能任务做好更充分的准备,CPU 性能比 M2 处理器快 1.5 倍,比原来的 M1 芯片快约 1.8 倍。它将几乎与最新一代 iPad Pro 不相上下。
© 2025 DeF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