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东南亚的不良行为者正越来越多地利用加密货币,"制造更大规模、更难发现的欺诈、洗钱、地下钱庄和在线诈骗"。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估计,2023 年,针对东亚和东南亚受害者的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180 亿美元到 370 亿美元之间,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咎于该地区的有组织犯罪集团。
报告强调了新兴技术与该地区犯罪活动的结合--包括加密货币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顾问兼加密合规公司 AMLBot 首席执行官 Slava Demchuk 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他告诉Decrypt,"加密资产的本质是可以通过使用区块链分析工具来识别其来源,例如它们来自哪里"。他解释说,"这种筛选步骤可能表明加密地址与某些风险有关,如制裁、非法服务、暗市场等"。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代表马苏德-卡里米普尔(Masood Karimipour)在10月7日的公告中写道:"有组织犯罪团伙正在利用漏洞,不断变化的形势超过了政府的遏制能力。"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称,网络犯罪分子利用监管不力的在线赌博平台和未经授权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来清洗他们的收益。这些平台使有组织犯罪集团能够在极少监督的情况下跨境转移资金,将非法资金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在该报告之前,区块链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最近发表了一篇演讲,详细介绍了俄语、非 KYC 即时兑换服务的兴起如何简化了洗钱和逃避制裁的过程。联合国报告同样指出,非法在线赌场运营商已将其活动扩展到网络欺诈和基于加密货币的洗钱服务。
"有证据显示,有组织犯罪在赌场大院、经济特区和边境地区施加影响,以掩盖非法活动,"报告说。
德姆丘克强调说,由于并非所有国家都对加密货币进行监管,"这就为那些想从提供不受监管的加密货币服务中获益的人打开了方便之门"。他解释说,这些公司 "吸引了犯罪分子,因为他们知道没有 KYC 流程,没有加密货币筛查,他们可以很容易地用一种加密货币兑换另一种加密货币"。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还指出,2024 年上半年,东南亚犯罪团伙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作的深度伪造品有所增加。犯罪分子正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深度假货,增强他们实施欺诈和欺骗受害者的能力。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区域分析师约翰-沃伊奇克(John Wojcik)说:"这些发展扩大了网络欺诈和网络犯罪的范围和效率。
在发表上述评论之前,联合国曾在 2023 年 6 月的一份报告中就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伪造在冲突地区的作用发出警告。
"该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拥有几乎难以想象的潜力,但人们对人工智能最新进展所具有的同样强大的潜力感到严重而紧迫的担忧。
有组织犯罪集团也参与了人口贩运活动,强迫工人从事诈骗活动。受害者往往被虚假招聘广告误导,并被胁迫参与非法活动,包括网络欺诈和洗钱。
编辑:Stacy Elliott
© 2025 DeFi.io